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

記憶

記憶術簡史(A Brief History of Memory)




細說從頭



「記憶術」為人類最古老藝術,不僅輔助求生,且為日常生活所需。印刷術尚未發明前,人類以記憶術當成印刷版記錄,靠此蒐集資訊,人類得以瞭解到世界發生之事。古代參考資訊基本上較原始膚淺,一些事實或數據靠口耳相傳,祇能靠記憶留存——智慧與想像的結晶。



恆古以來,好的記憶力是成功的必備要件。著名的「荷馬史詩(Homer's Epic)」在未被記載之前均靠記憶口耳相傳。不論政治家、神學家、哲學家均運用腦海中的視覺化記憶提示,憑有效且具說服力的演講影響聽眾。接下來將會討論記憶術如何被發現與運用。



口傳



由小至大,我們聽到祖先流傳下來的眾多故事及怪談,長遠流傳有如螞蟻雄兵一代傳至下一代。每一次的流傳也許稍些改變,或藉由添油加醋強化故事的懸疑與張力,以吸引年輕聽眾的注意,然基本的劇情內涵仍保留如初。經由聆聽一連串地的故事,累積了祖先留傳的知識。我們有時審視著家裡的老照片,並不知曉當時的情境,也不清楚照片到底傳了幾手,這些實體記錄祇是視覺的「拼圖暗碼」。



如果將時間倒轉,回到遠古,沒有個人行事曆,沒日記也沒書寫工具。我們再訪祇有代代口耳相傳的老祖宗,如果人們不再口傳,歷代凝聚的知識將永遠因被遺忘而湮滅。因此,記憶術在古代佔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,咸認沒有記憶,所有文化遺產將消失殆盡。在古「雅典」一些圖書館內雖保有零星的書籍記載,但擅長於記憶的智者則無人可取代。



「荷馬」史詩以口耳相傳所描述在「希臘」與「特洛伊戰爭(Trojan War)」的功勲事績,對此史詩的影像,我們都很模糊。無疑地,「荷馬」運用確定且行之已久的史詩型式,以即興的材料,甚至書寫為輔助,至少「伊利亞德(Iliad)」是如此。「伊利亞德」包含了16,000詩句,光朗誦起碼需要四、五夜晚,身為傑出的演講者須備特殊記憶力乃毋庸置疑。



雄偉的「荷馬史詩」未被書寫為文字前,已流暢地被口傳一段時間。反之,古印度的「吠陀經文(Vedas)」吟唱,那時咸信,如果吟唱「黎俱吠陀(Rigveda)」不正確會造成宇宙失衡,人類會有悲慘的後果。為了規避大災難,「吠陀僧侶」均小心翼翼地磨練記憶力,以防出錯。結果,非常特殊現象:「口吟經文」與「初始口語文」幾乎一致。



鄉間以說故事熬過漫漫長冬是最平常的生活方式。中古時期,「北歐神話」述說神、巨人、巨龍以及各種神奇鬼怪故事已難以溯源,惟確信因口傳才能流傳至今。故事主軸充滿了極端荒誕神奇情節,非常容易聯想記憶——與現代的最有效記憶法講求以「超現實」加深記憶可謂吻合。畢竟,任何神話之生動很難與「北歐仙境(Ragnarok)」神話相比擬,故事結尾最偉大的啟示,眾神與巨人們的大戰預告了世界末日。一旦聽過後,終生難忘。